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µmol/L ,女性>360µmol/L。表现为单纯的高尿酸,无任何临床症状。
(资料来源:《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年第29卷第11期))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和最直接的病因。当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周围的炎性反应,就叫做痛风。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受损。
临床表现:典型发作于深夜,关节疼痛剧烈,呈撕裂样或刀割样;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
治疗原则:应尽早(一般应在24h以内)使用抗炎镇痛药,缓解疼痛症状,同时注意休息、多喝水。待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停此类药物
(资料来源:《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中华内科杂志》2016年11月第55卷11期)
痛风不痛,就好了吗?
治疗关键在于降低尿酸水平!
治疗目标
无痛风石者:≤360μmol/L;
有痛风石者:≤300μmol/L
(资料来源:《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年第29卷第11期)
痛风:在中医理论属于“湿热阻痹证”的范畴,表现为下肢小关节突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利水、解毒。
黄水积聚:藏医所说的黄水相当于中医的湿及湿热,存在于全身各处,在肌肤及关节处较多,可引起关节有积液、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