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68-0606

为什么胰岛素治疗患者需做好自我血糖监测?

  在不少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能坚持监测血糖并调整胰岛素剂量的并不在多数,特别是采取较为复杂的多次注射方式的患者,血糖的自我管理情况难以得到保障。由于缺乏监测而产生的低血糖风险甚至超过了控制血糖所带来的获益。

  低血糖可使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60%,而且相比非低血糖患者而言,在相同时期内低血糖患者的死亡可能性是前者的2-2.5倍。

  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采用便携式的血糖仪监测自己血糖的波动情况,是糖尿病患者管理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可使死亡风险降低51%,并发症风险(如心脏病、中风、失明和截肢)降低32%。使糖尿病患者对自身血糖水平更加敏感,当血糖水平超出控制目标时,能降低并发症危险,并更合理地调整治疗方案。 一、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点

  ①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一般不超过7点)采血测定的血糖值,午餐前、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其意义在于发现夜间低血糖的原因和基础胰岛素水平的高低。

  ②餐前血糖:指中餐前、晚餐前的血糖值。其意义在于发现餐前有无低血糖发生。

  ③餐后2小时血糖:指三餐进食第一口饭后2小时的血糖值。其意义在于知道调节进食、降糖药物与活动。

  ④凌晨3点或5点血糖:夜间相应时间测的血糖值。其意义在于发现夜间有无低血糖,明确空腹血糖偏高的原因。

  ⑤随机血糖:指1天中任意时刻的血糖值。其意义在于明确机体不适的原因。

二、自我血糖监测的方法与注意点

  目前国内外较为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为运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快速指端采血,其优点在于方便、准确、快速。但值得注意的是,血糖仪需要定期校准,不然会有误差影响血糖的准确。再者就是在取血时应当避免挤压手指,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保证出血量,许多患者采取挤压手指的方法,挤压手指时组织液会因压力掺杂进血液中导致误差产生,因此需尽量避免挤压,可在查血糖前下垂手指1-2分钟,染后取血。至于取血时手指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却可以通过选择正确的采血点尽可能的减少疼痛,中指末端两侧是皮肤神经分布较少的区域,在此区采血疼痛相应减轻。避免在同一地方多次采血也是减轻疼痛的方法之一。

三、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

  许多患者什么时候不舒服才想起测血糖,或者连续几天每次都测同一个点的血糖,这都是不对的。不同情况的患者,其血糖监测频率也不同。①血糖控制稳定者:建议每周测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2-3周测一次全天7次血糖(包括空腹、中餐前、晚餐前、三餐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加测凌晨3点血糖。②对于新发现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使用患者、血糖控制较差者、频繁低血糖患者、更改治疗方案者、妊娠期患者、手术、创伤或应激状态者:建议每日至少测一次空腹血糖、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每周两次全天7次血糖,必要时加测夜间凌晨3点血糖。③住院患者:最好每日查7次血糖。

四、糖尿病临床监测小知识

  不仅血糖需要监测,糖尿病相关监测对于筛查并发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①糖化血红蛋白:反应患者近3月的血糖水平,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与控制水平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每3月检查1次。②尿微量白蛋白:反应患者肾脏有无病变,明确有无糖尿病肾病。建议1年监测1次,而5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建议1年监测2次。③眼底检查:明确患者有无视网膜病变,也是并发症筛查中重要的一项,建议1年监测1次,而对于5年以上糖尿病患者1年监测两次。④尿常规、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反应患者有无其他功能失调,监测药物副作用,发现其他危险信号灯作用。建议1年监测2次。当然,还有心电图、血压、体重、足背动脉搏动、末梢神经感觉等,这些可及时在社区医院或家庭中完成。

  总之,做好自我血糖监测,需要患者引起足够的重视,麻烦、疼痛等在其降低医疗费用、延缓并发症出现、延长生命等重要的作用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希望广大糖尿病患者做好血糖自我监测并从中获益。

文章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